在《封神演义》中,阐教自称正道的门派,以清虚道德真君为代表,号称道德高尚,行事光明。然而,若是用我们凡人眼中的视角来看,许多行为却显得颇为难以理解。例如,青峰山紫阳洞的清虚道德真君收徒弟这一件事,便让我心中疑云重重。
先说说那清虚道德真君的两个徒弟,都是名声赫赫之辈,一个是武成王黄飞虎的长子黄天化,另一个,则是殷商上大夫杨任。这两位,身世显赫,成名已久,岂是一般凡人所能企及的。不过,收徒的过程却各有不同。
提到杨任,那一幕堪称经典。殷商王朝的昏君纣王,本已浑浑噩噩,杨任忠心耿耿,几番劝谏,终于让心中压抑的怒火涌上心头,指着纣王当场怒斥其为暴君、昏君。你要知道,哪有哪个男子会容忍自己被如此当面羞辱?即便是平凡百姓,若有人这么挑衅,也得先动动拳脚。而纣王那是天下之主,天之骄子,却也未免免不了权力的膨胀,容易滋生暴虐与专制。在这种气氛下,纣王勃然大怒,毫不犹豫地一指杨任,命人剜去了他的双眼。如此暴行,让杨任心中满是愤懑与不甘,注定要有后果。
结果,杨任这等英雄人物并未就此被压垮,反而引来了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的关注。清虚道德真君以其超凡的眼力,掐指一算,得知了杨任的遭遇。于是,他挥手招来黄巾力士,掀起一阵狂风,将杨任带至山上,赐予他一番新的命运,收他为徒。杨任醒来时,错以为自己已然身处地府,怎料命运竟如此波澜壮阔,竟能得此机缘。这一转折,既是对杨任忠义的表彰,也昭示着他命中注定的不凡。
但如果说收杨任为徒,尚能略有些道理,那再看另一个徒弟,黄天化的收徒过程,实在让人啼笑皆非。黄天化的出生,自带光环。他是黄飞虎的嫡长子,生来便注定了未来的非凡地位。父亲黄飞虎,乃是武成王,镇国之柱。而黄天化作为嫡长子,身份更是无可比拟,意味着他将继承父亲的位置,成为新的镇国武成王。若无意外,这孩子出生便站在了世界的巅峰,享受着无尽的荣耀和财富,几乎注定了成为赢家。
然而,命运却并不总是顺利。封神记载,黄天化在三岁那年,突然发生了异常。某日,他正玩耍于后花园,忽然,三千丈杀气腾空而起,直冲云霄,正巧挡住了清虚道德真君的云路。清虚道德真君一阵疑惑,便掐指一算,原来,这股杀气竟然来自黄天化。于是,他心中一动,召来狂风,将黄天化直接带走,甚至未与父母告知,便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这场突如其来的失踪,令朝歌陷入一片混乱。至于其中的后果,不言而喻,许多人因此受牵连,落入了囚笼。而清虚道德真君的做法,显然并不光彩。试想,如果是妖怪行此事,或许还能宽容一二,毕竟妖怪本无道德可言;然而,清虚道德真君是阐教的上仙之一,身为神仙,怎能如此行事?
我们不禁要问,这样的行为,是否也能归为正道之举?所谓的“收徒”,是否更像是一种“抢夺”?封神中的种种情节,显得如此复杂,让人不禁对其中的道理产生疑虑。或许,这一切背后都有更深的考量,可能是为了避开所谓的杀劫,避免自我陷入困境。毕竟,阐教上仙的命运并非单纯,他们需要通过收徒、引导弟子来避开杀劫,并寻求更高的道果。
如此一看,收黄天化为徒,似乎并非完全无可理解,毕竟这样既能保全自己的道统,又能为弟子铺路,让黄天化成为自己的代理人,成则一起成仙,败了,至少自己能避开杀劫。这种“互利共赢”的做法,或许是神仙界不为人知的一种规则。
世事如棋,乾坤未定,谁能料得未来如何?然而,无论怎样,正道之行终究要回归初心,寻得真正的智慧。祝愿每一位追寻道理的人,无论身处何方,都能在波澜壮阔的生命旅程中,坚定前行,收获属于自己的光明与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