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剧版《知否》里,顾廷炜是个好人,算是歹竹出好笋。
无论母亲小秦氏如何给他灌输夺取爵位、对付哥哥顾廷烨的思想,顾廷炜都毫不动摇,重视亲情,真心把顾廷烨当作兄长敬重,拒绝与母亲小秦氏沆瀣一气。
盛明兰生产的时候,小秦氏在澄园放火,想要谋害盛明兰和团哥儿,激怒了顾廷烨,于是,顾廷烨也在顾廷炜家里放了一把火。
出了这档子事,顾廷炜再也无法忍受母亲小秦氏的恶毒了,作为儿子,他阻止不了小秦氏,可是,他可以选择离她远远的,于是,顾廷炜带着妻儿搬了出去。
由于顾廷炜拎得清,因此,他得到了好的结局,他依然是顾廷烨的好兄弟,哪怕小秦氏死了,有顾廷烨照拂,顾廷炜的结局也不会太差。
可是,在原著里,顾廷炜就没那么拎得清了,他真的按照母亲小秦氏的要求,去谋害顾廷烨,在第二次京城变乱的时候围攻顾廷烨家,想要害死盛明兰和团哥儿。
哲学家维柯说:“婚姻的定义是‘终生分享命运’,夫和妻叫做命运的分享者。”
夫妻,是命运的分享者,一荣俱荣一损俱损。因此,嫁给拎得清的男人,女人会很幸福,反之,女人也会被拎不清的男人所连累。
剧版里的顾廷炜拎得清,妻子朱氏跟着受益,顾廷炜带着她搬了出去,她可以过着安生的日子,不用再为了无恶不作的婆婆小秦氏担惊受怕,生怕哪天被小秦氏牵连了。
可是,原著里的朱氏丧夫丧子,彻底失去了本来幸福的人生,被恶婆婆和拎不清的男人害惨了。
01.本来,有疼爱自己的娘家,有儿有女,朱氏是有机会过得幸福的;
朱氏,是承平伯府的嫡女,颇受娘家人喜欢,是父母的掌上明珠,也得到了哥嫂的照拂。
通过朱氏刚出场的描述就可以看出,她是一个心思单纯、过得很幸福的女人。
这妇人生的一张芙蓉瓜子脸,身着一件玫瑰紫的遍地缠枝芙蓉花的锦缎褙子,斜堕马髻上插着一支金托底红宝石牡丹花样的珠钗,一副娇俏可亲的模样。她一见众人都来了,一双大眼睛弯弯笑起来,道:“娘,大嫂,二哥,二嫂,你们可来了,再不来,我若饿得狠了就自己个儿先吃了!”
小秦氏希望儿子顾廷炜袭爵,自然离不开朱氏娘家的帮助,因此,对待朱氏这个儿媳妇,小秦氏并不算太差,婆媳关系一开始还算是融洽。
朱氏生了一儿一女,对未来有着很好的规划,她从来都不惦记着爵位,只想安生过日子,她有个给力的娘家,会帮助她,即使没有顾廷烨帮忙,她也有信心过好日子。
朱氏的娘家何其厚道?朱氏的哥嫂答应,会把嫡长女许配给朱氏的儿子。要知道,顾廷炜不会袭爵,朱氏的侄女等于是低嫁。
承平伯府的嫡长孙女,许配给无爵无权的侯府旁支之子,朱家兄嫂的确蛮厚道的;哪怕将来顾廷烨袖手不理,贤哥儿的前程也有朱家护着。话说,好钢要用在刃上。出嫁女求娘家帮扶,本就不宜过于频繁,否则,再好的兄嫂也叫恼得烦了。
朱氏也多次劝说婆婆和丈夫,不要争夺爵位了,安心过日子,可是,没人听她的。
无奈之下,朱氏只好尽自己的努力养育子女,跟盛明兰努力处理好关系,希望小秦氏的行为不会影响到两家的关系。
“长辈的事,我做儿媳是没法子的。可我总想着,将来孩子们大了,团哥儿和贤哥儿还是堂房兄弟,讨媳妇,担差事,总要来往的。”
可是,正如盛长柏所说,家里有烂果子,若是不及时丢弃,其他的好果子也保不住。家有恶婆婆,男人还拎不清,一旦出了事情,女人岂能逃得了池鱼之灾?
02.有恶婆婆,男人还拎不清,苦的是女人。
在小秦氏的不断洗脑下,顾廷炜最终选择了忘恩负义,不顾兄长顾廷烨对他的好,走上了不归路,最终,他被乱箭射死,被皇帝定了罪。
宁远侯府那夜激斗,死伤过半,火势仅次于皇城大火。皇帝震怒,也不管真相不真相了,先夺了小秦氏的从一品诰命,大理寺据上意将顾廷炜定罪为附逆,念在顾家世代忠良,免其妻儿为奴,免其与腾安国一干逆党悬尸午门,但责令顾氏宗祠将顾廷炜一支除族,子孙三代不许出仕。
顾廷炜死了,朱氏成为了寡妇,已经很可怜了,更残忍的是,朱氏还失去了孩子,只因恶婆婆小秦氏招惹了余方氏。
余方氏,是余嫣红的母亲,在原著里,余嫣红嫁给了顾廷烨,由于不会经营婚姻,加上朱曼娘和宁远侯府其他人的算计,没过多久就跟顾廷烨闹翻了,把顾廷烨气得离家出走。
丈夫走了之后,余嫣红不甘寂寞,不愿意独守空房,干出了红杏出墙的丑事,为了打掉肚子里的孽种,喝了药,葬送了自己的性命。
按理来说,这是莫大的丑事,一旦揭露了,顾家和余家的名声都完了,女儿红杏出墙在先,余方氏应该老老实实地当作不知道,而不是上门去找顾廷烨的麻烦。
可是,余方氏是一个蠢笨如猪、眼里只有利益的人,听信了小秦氏的话,以为顾廷烨不知道余嫣红的真正死因,趁着顾廷烨不在,闹上门去,要求把朱曼娘的儿子昌哥儿过继到余嫣红的名下,变成嫡长子,这样一来,昌哥儿就可以抢走盛明兰肚子里的孩子的爵位,而昌哥儿的母亲只是戏子,要想坐稳爵位,就必须认她这门亲戚。
好在,盛明兰很聪明,猜出了余嫣红的真正死因,搞定了这件事情。
女儿给自己戴了绿帽子,老妈还上门坑自己的老婆,余方氏的操作可算是把顾廷烨得罪死了。
为了给顾廷烨一个交代,不让手握重权的顾廷烨记恨余家,杀伐果断的余阁老休了儿媳妇余方氏。
余方氏从堂堂的余家大太太变成了弃妇,把账都算到了小秦氏的身上,她假意打着有办法对付盛明兰的旗号,亲近小秦氏,实际上,她的目标很简单,那就是小秦氏的孙子孙女,她要让小秦氏痛不欲生。
在余方氏的狠毒操作下,朱氏的一双儿女得了疫症,全部夭折。
“你还有脸提相公!多少次我好说歹说,求你别惦记那爵位了,咱们安生过日子,未必不好!偏你就是不肯罢休!相公有几分胆量,你难道不知么,非撺掇他去抢,去争,去杀人放火!生生送了性命!都是你,都是你害死了他!”
“廷炜死了,还能说他贪心不足,自作孽。可我那两个孩儿…你这瞎了眼的老虔婆,都是你招了那祸星进门…”
丈夫死了,两个孩子都没了,朱氏何其可怜啊!
情感专家涂磊老师曾经这样形容过婚姻:带给一个女人希望的不是爱情,而是男人的责任;带给一个男人安全感的也不是爱情,而是女人对家庭的付出。
家有恶婆婆,能否过好日子,关键就在于男人是否拎得清。
男人若是拎得清,发现自己劝阻不了父母之后,会选择远离他们,给妻儿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。在这种情况下,女人还能躲避得了恶婆婆的伤害。
男人若是拎不清,让你一直遭受着恶婆婆的伤害,那就只能你自己远离他们母子了,不然,城门失火殃及池鱼。
END.
今日话题:你对朱氏不一样的结局有什么样的看法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。